Ps:摘自网络
因为美,人们写诗;因写了诗要人
欣赏,故要讲究其艺术效果;因要讲究
其艺术效果,故诗人便思考着一首诗怎
样写“才好”。随着而来的就肯定有了怎
样写“不好”。本文说的是区别写诗好坏
的六要素。
一、给你的诗注入“新颖”
诗忌“陈”。
新是诗的灵魂。诗的立意、构思、意
境、形象、想象、语言,无一不要求
新。要求新则忌“陈”,即忌陈腐、忌陈
词滥调、忌炒人剩饭。
创作,创即是生命线,无创之作,再好
也白搭。
怎么创?不照猫画猫,也不照猫画虎!
不说人家说过的理,不用人家用过的
意,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第一个
把美女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美
女比作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把美女比
作鲜花的是蠢才。
如写松,你一味模仿古人说它四季常
青、长青不老,写梅,你竭尽全能赞美
它欺霜傲雪、芳香醉人,美倒是美了,
但不新,不成为诗。何谓新?新与旧,
相对而言。哲学的观点是“新离不开
旧,旧孕育着新”。如“七律”较之“古
风”是新,但比起“五四”以来的新诗,
它却是旧了。故新是发展变化的。
诗的新,不是要你写出谁也读不懂
的“天书”,所谓新,是指作者要以新的
感受、新的手法、新的意境,写出新的
生活入诗。艾青的《大宴河,我的保
姆》一诗,用一条河来比喻他的保姆,
思路奇特、开阔,新。诗人熊东熬写的
《僧尼峰》:“两小无猜大有猜,不伤风
化便伤怀。山花似有情滋味,竟向僧尼顶
上开。”就是一首写法很新的诗作。它以
大家都有的经历,写出了独特的、新鲜
的感受。新,是文学(诗)永远的追
求!
当然,形式上的新也可以一试。如古代
的回文诗、藏头诗等,就是当时诗歌的
新形式。现代诗人周振中写了一首叫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诗,其排列为:
一
尊
巨
大
的
磨
刀
石
砥砺着
民族的意志
这诗的外形就象碑,很好的创意,但不
可常得。新还是要在新感受、新意境上
下功夫。
治“陈”药方──常写常新,既不重复别
人,也不重复自己。
二、给你的诗放点佐料
诗忌“淡”。
此处的淡,是指“淡而无味”的淡。诗,
是要给人品味的,它不应是水,而应是
酒、是茶。它不在于浓郁,而在于醇
香、有味(酸甜苦辣涩均可)。浓有浓
的馥郁,淡有淡的清香。如果一首诗写
得象水和蜡一样,嚼起来没有一点味
道,人家何必去读它?比如你写一首歌
颂故乡的诗:故乡/你的房子是那样的
雄伟/你的街道是那样的宽敞/你前面
有玉溪河/后面有骑田岭/旁边有一0
七国道/故乡美呀......
这诗当然索然无味。无味在哪?一无意
趣,二无形象。意趣和形象是诗的油
盐,没有它们,你就没有掌握制造“味
道”的能耐。
浓而有味:韩瀚一首歌颂反四人帮英雄
张志新的诗《重量》:她把带的头颅/
放在生命的天平上/让所有的苟活者/
都失去了──/重量。
这首诗只有五行,它直率而含蓄,自然
而雄奇,形象可感而特别,有强烈的震
撼力。
淡而有味:自写诗《爷爷》:岁月悄悄
地爬在他的脸上/他却把岁月打发到田
地里/每天跟青苗低喃半晌/常捏把泥
土贴在心窝上/他品不来那些个鸟语花
香/荒年里他有能耐把庄稼/侍弄得很
精很巧/但总害怕侍弄自己的日子。
这诗用清新的语言描述了一位老农的言
行,然而你可以从诗中读出中国农民勤
劳、执着的个性,还可以读出在一些特
定历史中的无奈等等。
治“淡”药方:把立意深刻、意境美、有
声有色有情趣等当佐料放入诗中。
三、让你的诗来点真情实感
诗忌“华”。
华,本来是个很好的字眼,它表示光
彩、繁盛,多半用在好的意思上。我这
里指的华,是“华而不实”的华。
忌“华”,是忌只有华美的词藻,而没有
实在的内容。
初学写诗(文)的人,认为诗(文)中
多一些漂亮的词句,能给诗(文)增
色,其实不然。美,首先应该是真善。
如一位姑娘有美丽的外表和心灵,举止
也端庄,那她不施粉黛也美;如她的容
貌、心灵、行为均不美,而浓妆艳抹,
更丑。
诗(文)的美不在于它的词藻,而在于
它的真实感情,语言的得体,思想和艺
术的统一。比方你在花前月下与友
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时候,
音乐就不宜放粗犷、雄壮的进行曲,而
夜莺清唱、蛙鼓轰鸣才与此时此景协
调。相反,如果你在反映军人浴血疆场
时用的是轻歌漫语,堆一些华丽的形容
词,这也不合适。
一首叫《童年女伴》的诗:当初我们什
么都很近很近/只是离那个神圣的年龄
很远很远/眼下我们距那个神圣的年龄
很近很近/却什么都已经很远很远。
全诗只有四句,没有一个形容词,没有
一点华丽的词藻,却把人生的一种说不
清、道不明的情感很朴实地表现了出
来。
再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
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全部是简单明了
的诗句,但它由远到近,由景到意,全
诗和谐,升华得体,就成了千古名诗。
所以,治“华”的药方:有真实感情,语
言得体、思想与艺术统一。
四、找准你诗的深入角度
诗忌“全”。
此“全”,是指面面俱到,写诗不足取。
一首诗有它自己的容量,正如一个口袋
不可能盛下一座大楼。面面俱到其结果
只是面面无光。文学是作品是艺术品,
它需要的是典型、是精华,并不是百科
全书。张大千的荷花,只画半片叶子、
一朵花蕾,就“一叶知秋”,就反映了荷
的风姿。唐代诗人宋之问《渡汉江》,
写的是他重返久别故乡的诗,他不着墨
去描写他被贬逃归过程中的悲苦,而只
写他思念家人又害怕家人命运是否遭劫
难的心情。想见亲人、怕见亲人,是他
当时的心里活动,诗人只写“近乡情更
怯,不敢问来人”。一个小小的心里活动
片段,代替了千言万语。
一首叫《乡情》的诗:走不出总走不出
的 / 慈母手中线/显不出总想显出的/ 美
丽花蝴蝶。
全诗只选了两个意象,就表达了远方游
子对故乡的那份深情。
所以,治“全”药方:不面面俱到,精心
剪裁。
五、让你的诗用形象说话
诗忌“干”。
忌干瘪、枯燥,忌只有骨头没有肉。材
料只有骨架,有骨无肉,干巴,读了嘴
巴起泡。如大家不嫌口渴,我给大家念
一首干诗:基本路线指方向/毛泽东思
想放光芒/无产阶级专政牢又牢/继续
革命向前方。──这诗够干的,干得连一
丁点肉也没有,食之无味。
文学靠形象思维,用形象讲话。中国古
典诗歌中的比、兴,就是用形象讲话。
诗要不干,就得形象。如实交代生活,
岂能不干?比如写怀念延安,你如果干
巴巴地写什么“我日夜想念延安,我每
夜都梦见延安”,则“干”。而诗人贺敬
之写《回延安》....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这个形象就十分准
确,使人读一遍就记住了,极有艺术感
染力。
我写过一首《夏夜,在南方》的诗,发
表在《湖南文学》并获了奖。结尾,我
不直说南方的夏夜如何的美,而是这样
写:南方的夏夜快要醉了/星星还绘声
绘色地透露/旷野里藏着一坛老酒/绿
荫里躲着一串葡萄/蜜,一碰就
淌......这样,用酒和葡萄放在
快要醉的夏夜里,就增强了诗的艺术感
染力。
赵炎森写莽山青龙溪的《沿溪风采》:
溪水悠悠绕石流,无边风物逸清秋。山
花载雨犹精彩,笑向蜻蜓学点头。诗的
后两句很形象,山花不是被雨打得一颤
一颤的,人家是在“笑向蜻蜓学点
头”呢。
治“干”药方:用形象说话。
六、让你的诗含蓄点
诗忌“直”。
人要直,文要曲。诗也是如此,文似看
山不喜平。
尽管直偶尔也能出好诗,如“风潇潇兮
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因直抒情
意、壮怀激烈而成千古绝唱,但为数不
多。
我们说忌“直”,是说诗要写得含蓄,诗
句也要含蓄。比如写宫廷黑暗、宫女幽
怨的诗,唐朝诗人朱庆余《宫词》诗
句: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
言。你想想,她们在学舌的鹦鹉面前都
提心吊胆过日子,在封建帝王们前还有
什么自由?这诗句就是好诗句。
我写过一首《聋豆腐》的诗,描写一位
聋哑的做豆腐的老人的人生悲苦。诗这
样写:那个简单得令人生腻的声音/还
是石磨帮他发的/磨使他勾通世界//
晨曦从磨槽里淌出来/暮霭从磨槽里淌
出来//被他乳成水嫩水嫩的豆腐//
他做的豆腐很白很白/但谁也不会清楚
/它的白色里也有七彩。
诗中不直写他聋哑,不直写他成年累月
做豆腐,不直写他也渴望幸福而不被人
理解和同情,而曲写,好些。
治“直”药方:含蓄。诗意与诗句含蓄,
不直露。
大家只要仔细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找出
灵感,在诗的创作练习中提高自己的构
思能力,锤炼诗句的能力,塑造形象的
能力,并看一些诗歌鉴赏的理论书籍,
由“眼低手低”进步到“眼高手低”,再去
完成“眼高手高”的艺术飞跃。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