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文到散文的一小步
周若鹏:
我窃想教导文艺创作应该是让老师很头疼的事。作文还好,毕竟有现成的模板让学生模仿,锻炼文笔和组织能力而已。来到海阔天空的创作领域,又从何教起呢?老师积极请作家到校园演讲,自能给学生新视角,但也并非绝佳办法,因为能写的未必能教。
名作家Malcolm Gladwell说,请专家教专门学问,往往错漏百出。他举例,网球高手总说正手击球时要转动手腕,但高清录影却显示手腕根本没动。高手说谎吗?非也,击球对他们来说已是下意识的反射动作,难用语言陈述细节,只能凭感觉说,而感觉往往失准。作家也一样,一篇文章该如何铺陈、用什么技巧,信手拈来,那是多年累积的功夫,要他说清楚佳句何来,他就头痛了,只能不断举例 — 这也没错,他的功夫就是从长期阅读、吸收无数例子融汇而得。
文章写得好的学生,必定阅读量大,而且常常练笔,此事绝无捷径。师长只能引导,无法直接传授。数学老师能解释为什么壹加壹等于二,让全班学生学懂。华文老师没法说明如何动人的形容美人 — 举例美人如花,全班学生都写美人如花,美人和花突然都让老师反胃。
我没有什么天才办法,也只有鼓励阅读,有志于创作的学生还是得自力修炼,最好寻明师引导。日子有功,最后学生总会炼成自己一套形容美人的办法。
近年评阅中学创作比赛,百篇中总有一二走得比同级远得太多太多,叫我拍案叫绝。其他的,还在从作文阶段慢慢进阶到散文。这过程中,我提出几点注意事项(也是我的牢骚)。所说的不是绝对,必有其他专家不认同,毕竟创作时很灵活的事,大家参考参考就好。
用句方面不要抄袭!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哪怕是抄袭小段,也完全破坏了创作的尊严。我看过有人懒得形容某种生物,直接从维基抄袭,味道和全文格格不入,一看便知。无论后面写得多好,都没意思了。
不要说“非笔墨所能形容”,若非笔墨能形容,你还写来干嘛?那只表示你词穷,懒惰思考。
“…..我也不例外”。“大马人大多喜欢榴莲,我也不例外”,这样的例句小学作文用了无数次,一看就有作文的感觉,能免则免。直说“我喜欢吃榴莲”,不是很干脆吗?
引用名句要小心。偶尔抛抛书包会让人觉得你有学问,像上面我就引了Malcolm Gladwell。要点是抛得其所,不要为抛而抛。如果你自己已能把事情说得很全面,就不要让那些名人来打岔。我最怕读到“俗话说…” “常言道…”,这像是作者在说“我要抛书包了你准备接”。何不直接把名言写出来,融入文章就好?
我更怕什么呢?“俗话说:千山鸟飞绝…” 拜托,那不是俗话!!
逻辑!逻辑!有的学生以为堆砌许多华丽的辞藻,把什么东西都形容一番,就是文学了。这原是不错的尝试,但恐怖在用词不当,还完全不理会逻辑。
“流星咻一声飞过,坠落宇宙一角。”(流星有声音吗?流星是飞入大气层烧毁的,宇宙也没有角落。)
“芒果树像圣诞树,结满缤纷的果实。”(请问哪个品种的芒果?火星吗?)
“我忧郁的看着海面的涟漪…” (你确定是忧郁,不是神经病?那明明是池塘。)
结构方面,那些天气、天空、老屋… 学生作文常常从天空、天气说起,太阳云朵的,不然就是老屋老树,然后陷入回忆。这样不行吗?当然行,但你能不能稍微调整一下镜头的角度和焦距,和别人不一样,给读者新鲜感?
比如你的早晨能否不要“太阳揉了揉惺忪睡眼”,改说“晨鸟披着阳光”?你能否不要写“云朵像棉花糖”,改写”无论云朵如何多变,云影似乎都一样”?当然这都要视乎你接下来要酝酿怎样的感觉。
不要刻板。这和上一则有关,就是摆脱刻板、单向的铺陈。太复杂的结构初学者或许掌握不来,但至少注意起承转合当中的”转”。文中出现读者意料不到的转折,通常便可引人入胜。比如歌颂母亲的作文,大多就是陈述母亲如何照顾孩子,最后强调母爱多伟大。缺了转折,看头知尾,无趣之极。如果加入一件矛盾、冲突事件,比如母子吵架、离家出走等,忽然又能扣人心弦了。
内容方面不要灌水,当删则删。不要为了字数,硬把两句能说完的事,拖成两段。把本来味道浓郁的咖啡,变成白开水。另外,要狠起心肠,删掉无关要旨的段落。像写爷爷的文章,无意间谈姐姐的部分太多,就算写得精彩,也要狠心删掉。否则两头不到岸。(姐姐的你另外写一篇呀!)
不要随便控诉… 什么人类贪婪、人性险恶啦,你真的懂得透彻吗?肤浅的控诉,往往贻笑大方罢了。比较高明的处理手法,是把事件细腻描写,让读者自己感受、下结论,作者不必画蛇添足。
尝试新题材。童年、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学校、朋友、老师、家乡、老屋、老树、童年、爷爷、奶奶… 大多中学文章都离不开这些,但这就是中学生生活呀,写熟悉的题材最能避免犯错,本无可厚非。但没有两个人的生活是一模一样的,请积极寻找你生活中独特的题材。如果真要写那些熟悉的爷爷奶奶,请用力想想细节,有什么特别的部分值得聚焦、放大、集中书写,避免一般概念式的描述而已。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