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7日星期二

這個教育制度需要改革

教育制度需要改革,是一個多大的標題,誠然馬來西亞目前的局勢來看,這個標題是不會被反對或者質疑的,是的,馬來西亞這個國家的教育制度確實需要改革,是在這個國家的子民們都認同的觀點。我所要闡述的觀點,乍聽之下有點範疇過大,可能用盡三天三夜亦無法理清,唯有以國中為中心,再來以自己所處的國中環境作為背景來進一步闡述自己的論點。

在我進一步闡述自己的拙論前,先來說說本身的經歷。目前的我仍然只是大學的基礎班,連踏上大學部都算不上,只是才剛接觸大學生涯半年有餘的小屁孩而已。在這裡,接觸了一些相對有知識有想法的人,遂意識到自己有多麼不足,多麼無知。我不像大家,從國中十三歲開始接觸新的視野,新的觀點。我從十三歲開始,所得所學,反而比小學更加狹隘。我活在一個無知的國中,在這裡,華人僅佔不到百分之十的巴仙率,而在我的班,亦只有我一個華人。雖然與友族同胞相處愉快,但不知如何,總覺得缺乏了什麼,並無種族歧視,種族之間相處之道以及互相尊重這個道理我是懂得,只是在這裡我亦要很鄭重地告訴大家,在我認為,種族和教育制度,也是有間接的關係影響的。至於這一點,我會慢慢地進一步闡述。

種族之間有一定的對對方的不夠理解。友族同胞不會完全懂得我們華人的節日,冬至過冬,中秋賞月,端午的粽子,七夕牛郎織女相會,這一些他們除非有一定研究,否則不可能了若指掌。同樣的,我們也不可能能夠完全理解友族同胞的宗教知識,在這一方面上,就會促使代溝,雖依然不排除能互相包容和平共處,但依然會存在思想的不一致。社會學的語言相對論(sapir-whorf hypothesis)曾指出,一個人的語言、文化、信仰,是具有龐大的影響力,進而影響我們每個人的思想,而產生想法與看法的差異。在這種情況下,會使大家的想法沒有辦法一百巴仙完美地傳達給對方,讓他清楚且明白我們的理念。就如當我要闡述八仙過海時,我最多能說的出的一個代表性的詞,就只有馬來語中的dewa,但其實一個dewa,不足以能夠把我的八仙過海成功闡述出來,這就是代溝。

在這種情況低下,教育制度就需要完善化,要在各種情況下作出合乎我們每個人民的考量,而不應該以任何種族為優先,進而發生不平等的待遇,在具有代溝的情況低下,也無法真正讓該學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在這個國中,連教師教學方式都大有問題,教數學僅在抄答案的情況下亦有出現抄錯的情況,初中一入學老師竟然要求我們背誦我在小學三年級就背得滾瓜爛熟的乘法表。我們深知,中文裡的數字是較馬來文簡單易背,且容易熟練,在這一點上我並無有意批判馬來文的不足,但既然兩者之間存在著差異,促使以中文學習數學的學生較別人來得快且容易,在這一點上教師就應該適當做出調和,而不是以一概地要求所有初中一生全體背乘法表,是何等荒誕之事。所以,教育方式需要改革,填鴨式的教育已經不適宜用在今日的人民身上,國家若要進步,就不能只單調地採用統一模式,甚至採用紙張考試制度來裁定一個學生的聰穎與才能。

成績,再怎麼以個人努力提高,就算所有人都說和環境沒有影響,但在一個教師素質有待商榷的情況下,何以會不影響學生?那時候的我,遂活在一個只學了不少馬來文、伊斯蘭宗教知識、馬來西亞伊斯蘭史以及印象中有hwang ho這東西的知識。直到上了大學,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意識到自己的知識是多麼匱乏。政治、哲學、經濟、歷史、文學,有太多太多的東西,我如同囫圇吞棗,拼了命把我缺失的知識想要把它趕緊學起來。你問我康熙是誰?有聽過,但只知道他出現在鹿鼎記連續劇裡你問我林肯是誰?有聽過,但只知道他是一位大人物。你問我比爾.蓋茨 和 斯蒂夫.喬布斯是誰?以前的我只能告訴你他們對科技有很大的貢獻,但我連誰發明windows,誰開創蘋果公司亦不曉得。

或許讀到這裡大家可能會提出質疑,我以上所說的這些皆隸屬於額外知識,有沒有這一類的知識重點在於我自己,和教育制度沒有任何關係。但試問,這些“額外知識”為何只能是額外,在學生可選擇讀與不讀的情況低下,再進一步說明和教育制度扯不上任何關係?我想更明確地告訴大家的是,這些都是我們應當學習的知識,不應該被劃出界外,不應該被我們拋在後頭從而導致一些學生可能就再也學不到這一類的知識。高中的歷史課本上,我大致內容也已經忘得一清二楚,只能依稀記得了我們大略學過了馬來西亞發展史,如何成立如何經營,其餘後大半部分,都是在告訴我們伊斯蘭宗教如何透過Nabi Mhd在馬來西亞興盛地發展起伊斯蘭宗教。坦白說,不是不好,而是覺得沒有必要,這一類的知識,大可在宗教課本上進一步闡述,而在歷史課本上幾乎沒有詳細描述的必要,直接帶過就好。

歷史,不是為了要讓子民們清楚明白前人的豐功偉績,更重要的是要大家知道一些不可重犯的錯誤,作為借鑒作為指導,我們都清楚明了復古改制無法實行,是因為這個時代已不適宜用舊一代的理念去治理國家。歷史存在的必要性,雖然多多少少牽扯一些愛國理念,但極為重要且不容忽視的,是我們要了解乃至於明白這個世界欠缺什麼和需要什麼,遂能變得更美好。這樣的歷史,才是值得我們所學習的。教育制度需要改革的地方,正是要從教育內容方面著手,要真正實現一個民主制的國家,就要對人民公平公正且不能忽視小數人的利益而只集中大眾的利益。要做到真正的平等,就不能只是在歷史課本上談宗教歷史,而是應該觸及各個層面,看在其他國家的歷史教科書上,世界歷史等等,是馬來西亞應該借鑒的。

談到這裡,可能大家最為關心的一點,不是教育制度應不應否改革,而是“如何”改,可能這才是最為至關重要與核心所在。甚至有些人會認為,在這個已經不民主的國家,政治經濟逐漸進入敗壞狀態,連自身的生活也已經變得不安穩,又如何向政府談教育制度的改革?再者,若真要向政府談,又應該由誰來談,怎麼談,如何才能讓政府接受?這是一個值得大家思考的問題,而非我一一說出就能馬上解決的問題。但我能肯定的是,教育制度需要改革,是我們全國子民都應該談的事,我們有權利談,且有義務談,只要認為任何不公正的事,我們就必須發聲,這是作為公民的義務。第一步需要做的是,就是覺醒大家,讓大家知道,這個教育制度是有問題的,它是必須要我們集體努力發聲去改變它的。也許我以上所說的一切都很淺白,也許我所說的大家都懂,但為何又不行動呢?

文章的結尾,讓我來沿用周保松在《政治的道德》裡所說的一番話:“一個從來沒有機會參與政治的人,將永遠無法體會什麼是集體自治,永遠不會意識到加諸於其身的種種枷鎖絕非自有永有和不可改變。一個從來沒有機會獻身信仰的人,也很難在吃喝拉撒之餘體悟到生命神聖敬畏的一面。愈多有助於人類能力發展的領域受到限制,人就活得愈不完整。這種缺失,不僅僅是對某一個體的傷害,而是對整個政治社群的傷害。因為當這些重要的領域的大門一一關上,活在其中的人,久而久之,就會以為這些領域根本不存在,更加無從想像自己有實現這些活動的能力。難道不是這樣嗎?二千年來活在皇權統治下的國人,無論多麼聰明,就幾乎從來沒有人想像過,那個叫‘皇帝’的統治者,其實可以由我們來選並由我們來換。更悲哀的是,因為我們從來沒有機會選,也就難以理解那種自由對我們到底有多大意義。我們甚至尋找種種理由說服自己,那些自由根本不屬於我們或根本不值得追求。我們遂活在一個不完整的世界,卻以為過得很好。”

改革的第一步,並不是要怎麼去做出何其偉大的舉動。覺醒,是我們現下最需要做的事。

2016年12月23日星期五

20161223

三個月沒回家,明天總算可以回家了,又這樣過了一個學期,感覺和初時來到金寶沒有多大變化,只是不曉得是不是來久了,也變得小心翼翼了,不再敢告訴別人我只是剛進基礎班幾個星期的中文系小屁孩。

未來有很長遠的路要走啊,老想著一個念頭,就只想停留在這裡,在這個時間段,學我想學的,過我想過的生活。但不可能吧,我在金寶的期限只有四年,過了一個學期,又少了一些我可以呆在金寶的日子了。

湯圓好好吃,港劇好好看。這是這一學期慶祝結束的方式。只可惜今夜沒有我想看的星星,最近老是下雨,怕是有好一陣子都看不見晴朗的夜空了。

再見了,金寶。我們三個星期後見。明年見。

2016年12月17日星期六

小王子與狐狸的愛

不等不該等的人
不奢求開花結果
只渴望能和他相處再久一點
就算只是多一天 多一個小時 多一分鐘
也就足夠了。

我們知道所有東西都沒有永恆
經常說要看淡友情愛情
也常問自己
如果所有的愛終必逝去
如果愛到最後終須受傷
那麼愛人有何意義?
小王子的狐狸會告訴你
至少有麥子的顏色
因為和小王子的頭髮顏色一樣

每當風吹麥田
麥穗起舞
麥子的顏色就會提醒我
有個金黃色頭髮的王子
曾經走進我的生命
並和我有過美好的相遇。

也許愛到最後不一定會有成果
但收穫
就是那份永不忘懷的回憶。

有些人或許會覺得,太在乎一個人,到頭來那個人如果做出傷害你的事情(又或者是他的離開還是什麼),你就會受傷。如果選擇不那麼在乎,那麼受傷的可能就會降低。但有時候真的就只有這樣嗎?每一段感情,都會有受傷的時候,包括死亡,我們不可能不在一段感情中受傷,我們的家人朋友也不可能一輩子陪伴在我們身邊,那麼在這種時候,是否我們就應該學會不去在乎,以降低受傷的程度呢?見仁見智。有聽過小王子和狐狸的故事嗎?小王子和狐狸成為朋友後,小王子最後要離開的時候,他們兩個都給了彼此傷害,但狐狸說沒關係,因為有麥子的顏色,只要他看到麥田,就會想起曾經有個金黃色頭髮的王子曾經走進他的生命,並和他有過美好的相遇。其實我最想告訴你的是,有時候真的不要太注重結果,雖然人在這世間難免會在乎結果,在乎付出得到回報,但過程何嘗不是美好的呢?如果你選擇把一個人當普通朋友,在最後他離開的時候沒錯你的傷害會很小,但他留在你心中的回憶也不多,如果每一個人你都不去在乎,那這種生活就變得沒有意義了。當然,不用每件事情都去在乎,這是一定的,取捨很重要,拿得起放得下也很重要,你要告訴自己,最重要是你獲得了寶貴的回憶。一段好的友情,並不是看你們有多少聯繫,不是看你們能維持多久,而是偶爾你看到什麼時,會想起他,想起你們有過的美好回憶,這樣就足夠了。

2016年12月15日星期四

寫作出書?

其实我也没什么可以教大家的,所以读到这里的读者请别一定认为我有什么诀窍,我只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

之前看到有个网友为写小说的事感到很烦恼,因为他写的是暴力血腥的小说,而本地出版社都不接受类似的作品,哪怕是一点点的暴力血腥都会被拒于门外。

这就是问题。

若你的小说想要被本地出版社看中,就必须要除去一切敏感课题,还有适合编辑的口味,是个难题。

坦白说,在本地有机会出书的作者并不是因为自己的文笔有多出众多出众,而是因为他们做足功课,知道出版社的需求,写出一篇他们满意的小说,就有机会出书了。

马来西亚读者多数为中、小学生,出版的都是贴近青春少年,很少会愿意接受暴力血腥的小说。如果真的没办法,只能考虑国外出版社。

其实新加坡也有出版社,但不确定是否接受暴力血腥。中国台湾通常是要写手先在网络平台上更文,如果有编辑看中了你的小说才会为你出版。

建议可以先去找各家出版社的资料,了解他们对小说的要求,然后写出一篇符合他们的作品,才会有机会出书。

总而言之,就是多和编辑接触,多了解出版社一直以来出版的书的种类。方法有很多,你可以直接上他们的官方专业然后询问编辑一向来对小说的要求,再来就是买他们的小说,仔细研究他们小说的风格和方向。

每个出版社都有自己的方向,所以我们也不能勉强他们去接受一部与自己出版社风格不同的作品。

当然,我也不希望大家为出书而写。

What makes a writer is what the writer writes

坚持不懈,就是另外一个成功的方式,加油啦~

想對你說的話

想對你說的話
爛在心口
連僅有的勇氣都消失殆盡
我已沒有一個身份
一個誰誰誰的稱呼
可以讓我毫無忌憚去尋你

我沒辦法
將那些無厘頭的問話
套上一個理所當然的理由
等你問我憑什麼時
我可以不猶豫地反駁

待我想好我該以什麼藉口
去關心你時
待那時
夜已太深

2016年11月30日星期三

聲援

壹、聲援的必要性
需要從背景開始談起。
只有馬來西亞是會問為什麼會聲援,而其他國家是不會的,因為它是不言而喻的 (其他國家只會問要怎麼聲援才有效果)
首先,從維繫這個社會的二大原則談起:
1. 私產原則
貧富差距
人民不滿
制度為其而生
行為規範、道德皆為維護私產原則

2.人權
為維持平衡
協調私有財產的價值觀
私產原則無法達致的個人慾望,做出不允許的行為
不能接受提出的東西侵犯了所有人,造成傷害
二者都有凌駕性,互相交戰

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只討論私產原則,卻淡化人權(沒有放棄,把比例放得很低)。
聲援是不言而喻的,覺得某些東西侵犯了人權,所以去捍衛它。
這兩樣原則是累積了很多經驗與教訓,碰巧摸索出來(戰爭、受傷),無法替代。
(私產原則、人權) 它是違背人性的,而非自然。
搶東西是符合人性當中動物的一面。
聲援只有少數人做,會讓你吃虧,承受風險,付出代價。
人性當中的理性戰勝了動物性,才會維護人權。
有個國家是兩個原則都沒有去維護(承認)的——中國。(用集體主義或保守主義去藉口)
如果沒有這兩大原則,法律就成了統治者拿來管理非統治者的武器,打壓你。
人權是一直受到挑戰,不只來自於私產原則:
1. 集體主義——大家都不做的,而你卻做,後果:被要求uphold the good name。(與人權對立) (這個社會不能發展下去,引發連鎖效應,長使下去導致互不來往)
捍衛人權就一定要渡讓自己的權利。
(捍衛人權會導致你進不到大學,你不承認就進得到)
2. 國家至上主義 (愛國)
3. 自立 (孤立)主義
4. 保守主義
別人的事情與我無關,不打算理其他人的事情。
4. etc......
人會輕易退縮。

為什麼要聲援?
願意站出來,是因為知道有些價值是有凌駕性 (凌駕性:有些事情是共識,不言而喻一定要去維護) 的。
人權、價值捍衛的延伸。
有些人質疑淨選盟 (為什麼一定要上街示威?上街是未來向政府表達你的抗議,躲在房間支持——沒有意義):
1.正當性越來越弱
2.沒有衝擊
聲援一時得不到效果,是因為聲援的方式不一樣,而不是代表它不必要、沒意義。

學生沒有站出來的首要原因:
學生花了一大筆錢來讀書,只想要好好拿個文憑,不願意節外生枝。

貳、私立大專
受教育是人權的一部分,卻在這個國家因多種問題無法彰顯出來。
企圖用私產原則去解決(商業手段)人權的問題。
政府壟斷暴力(掌握暴力,取消人民擁有暴力的權利);納稅;制定法律。
不反對政府的原因:確保你得到某些利益,如:受教育。
有些人認為只要可以用商業就能解決人權問題。
受傷理所當然進醫院(人權),卻要求用錢等價交易(商業) ,但很多人認為沒問題。
出現很多問題:
1.消費心態
來大學讀書的人成了消費者,給錢買文憑。(外形不變,本質異化)
教育是不能異化的,不能用商業手段解決。
進來私立大專讀書的人,本質已不是學生,而是消費者。校方待學生不是學生,而是客人。
學生付學費,校方確保你順利畢業拿到文憑。若要求超出範疇的請求(超出校方可以承受的負擔),校方就會緊張,擔心這個生意做不下去。
我們需要知道自己身處的環境。
國立大專面對的是只有校方,校方會直接打壓學生聲援。
私立大專雖不支持,卻沒有直接打壓,擔心做不了生意。
UC的帖子言論:空心菜——搞不清楚狀況,立場純粹為了刺激你 (為反對而反對) 純粹只是搗蛋。
私立大專的老師可以暗地裡幫助你 (但不會想得罪老闆)
國立大專是校方全權掌控。老師不敢有任何舉動。
人有三性:
動物性
理性 (理性的終極就是科學)
感性 (人性更多處於感情用事,只憑感情來思考)
私立大專做聲援可能性大過國立。

叁、行動和論述
行動和論述同樣重要,行動是拿來補充論述的。
為什麼大家不了解政治:
少了一個形式讓大家發問不懂的疑問。
也沒多少人願意做類似的事情。
社會少了很多必要的環節。
聲援:要清楚解釋我們的目的去到多遠。(要清楚自己抗爭的元素,否則很難維持下去)

2016年11月28日星期一

大學生應該做的事

20161128今天聲援瑪利亞陳終於落幕。這幾天大家都辛苦了,集會,首次被警察追,昨日也在一堆警察的“保護”下完成活動,甚至還把我們的ic拍起來,往後還是個未知數,比如借貸學金會不會有困難,學校會不會找麻煩?其實一開始真的不為什麼,只是想低調地聲援,卻是無辜被警方盯上,說我們參與非法活動,首次參與就出現lockup車,要帶我們全部回警局進行“輔導”。對啊,我們是大學生,能做到的事情也只有這一些,不斷地宣傳,不斷地參與。畢竟我自己也幫不上什麼忙,只能總是衝前線當作湊人數罷了,我這個人對行政一竅不通,與其讓我籌備活動,倒不如叫我衝前線算了。哦,還有一個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我此刻正在做的——把這幾天的想法寫下來,零零碎碎,有點散亂,請見諒。

我需要重申一次,針對這幾日鬧得沸沸揚揚的,不管是警方逮兩名學生事件,抑或是DSA勸導大學生不應該參加“非法”活動,我想要為我們這一群人士辯護。究竟什麼是非法活動?憲法上,我不清楚,但我記得黃進發先生說過,憲法是有漏洞的,而根據馬來西亞和平集會法令,在許多定義上都處於模糊狀態,甚至沒提及究竟人數多少,活動內容是什麼,才等同於非法。也就是說,警方若盯上一個人,不管你是在開生日聚會還是嘛嘛檔看球賽,也會被稱為非法活動。我永遠都忘不了昨日當我們點著蠟燭圍繞著蛋糕坐的時候,忽然一大堆警車圍過來,要我們出示身份證,我們是在警方的環繞下唱了好幾首生日歌。問大家怕不怕,敢說不怕的真的沒幾個人,但是,就是因為怕,卻沒有一個人離開,這點是讓我覺得挺感動的。

大家為了這個活動,顯然都盡了全力。我沒像大家這麼棒,仔細籌備接下來要怎麼影響公眾關注政治議題,畢竟我怎麼想啊想,都還在為一個問題苦苦糾結,究竟要怎麼做,才能讓公眾加入我們?究竟要怎麼做,才可以讓公眾醒覺,這個社會其實很奇怪,很多事情都不對勁,但是多數人卻選擇服從。我不知道,有好多疑問我都沒辦法解開,而我唯一清楚一點,自己能夠做的,就是參與,以行動證明我的心意。哪怕是只能改變一點點,就像近期引起了好多人的關注與討論,雖然也預料到過不久大家都會將此事忘得一干二淨,但只要大家還有心,我們亦可以自發性做任何事情。

朋友問我,大學生,這麼瘋狂到底有何求,我不為別的,就只為一個原因——思辯。真心希望大家能獨立思考,認真想清楚,不公義的事情就要大膽說出來,警察做的事情不完全是對的,學校說這是非法不代表它真的是非法,不要被別人牽著鼻子走,而是真的自己去思辨一下,這個社會病得很嚴重,大學生再不站出來,下一代就真的完了。我記得我曾經問過一個問題,人,為什麼要思考這麼多?只要開開心心不就好了嗎?做人最重要不是開心嗎?對方只回了我一句:人如果不懂得思考,那會是多麼可怕的一個社會。我就是因為這一句話,而一直在學習著,我不知道我學到了多少,但我在嘗試,至少現在第一件要做的,就是關注周圍發生的事情。

此次的聲援活動雖然稱不上得到一個完美的結果,卻也激發起大家想要繼續下去為這個小社區做出一絲的改變。它雖起於一個完美的誤會,一路跌跌撞撞,到今日的落幕,卻也走出了一條路(小路),前面是否有康莊大道,我不清楚。我們都明白一句俗語,路是人走出來的,大學生,就是應該要站出來,做我們覺得自己應該做的。

2016年11月19日星期六

政府應該統一營養餐計劃

Halal問題,是個隱憂
不一定是貧窮問題
吃素問題
這筆金額,如果我們不把它放在這個政策上,它所帶來的傷害對方你們怎麼去負擔?
1你認為什麼最印象深刻?
2實行前實行後的不同
3如果你是推動者,你覺得這個改變,有什麼是你一定要堅守的?
4你認為你是在秉持什麼價值 (最大啟發)

全國衛生組織 2015年統計 每6名小學生就有一個人面對肥胖問題。愛吃高熱量,加工食品,無營養的零食
肥胖問題趨勢逐漸上升。免疫力下降。
為了解決肥胖問題。
小學生
無政府津貼,但收入低於1000的家庭就可獲得半免的營養餐享用
清真食品為主

為什麼只專注小學生?
為什麼是小學生在學校吃,外吃怎麼辦
-就是因為小學生在學校吃得不營養,再來,小學生每天逗留在學校的時間非常多,所以吃的方面佔大比例。再來,在家時家長可以管控學生的飲食。
配套設的谷梁,有什麼原因,如何解決
小學生不喜歡吃怎麼辦
(日本) 老師和學生坐在一起課室吃,老師會辦到以身作則以及模範。
錢從何來,家長付錢,收入低過1000的半免,由政府撥款
營養師過勞
家長的飲食風氣不好,小學生自己在外頭也是亂吃
成效例子 (日本)

2016年11月16日星期三

悲傷vs喜悅,公平vs不公平


見證過葬禮,從小時候懵懂無知,到兩年前父親的葬禮,總會覺得是一個很恐怖的現象。活了這麼多年來忽然發現唯一一個近視眼的好處是,脫下眼鏡,把這世界都看得模糊。試過戴著眼鏡和脫下眼鏡盯著父親的照片,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狀態,前者接近崩潰,到如今,即使過了兩年,戴著眼鏡盯著他的照片,也沒有辦法超過五分鐘。這算是逃避嗎?

有誰會真的安詳地看待死亡呢?就算是先師孔子,也依然因為他最疼愛的弟子離世而無法接受。面子書裡認識過許許多多大人,並不是指年輕人,而是上了年紀,見證過比我們還要還要多葬禮的人。近來刷狀態,總會聽聞誰誰誰小學的同桌同學離世,當你的年齡越大,面對的離別也會越來越多,這是個不變的原則。這是否意味著,你擁有的越多,認識得越多人,就會見證越多的葬禮?

人類總是會說,有生就有死,新生兒會取代往生的人,這是大自然的規律,上帝創造出來的規律,那是個很理所當然的現象,想多也無法改變什麼。我總會疑惑,人類迎接新生兒的喜悅,與面對葬禮的傷感,兩者是成正比的嗎?可想而知,那是不可能的。面對葬禮的傷感,往往會比迎接新生兒的喜悅還要多出一百倍一千倍。那為什麼上帝還要創造出這種規律?難道是因為上帝希望這個世界的傷感覆蓋過喜悅嗎?那麼,這時候大家就會說,上帝不公平。
這個世界有自然法則,卻不存在公平。我從來不認為,公平是可以透過天注定下來的,從人一生出來,他的許許多多的因素都不是自己所能掌控的,有些人生出來殘疾,自問他的公平體現在哪?樂觀的人會說塞翁失馬的故事,或是舉出禍福相倚的理論,告訴所有人上帝這麼做,一定有祂的理由,這世界上總有我們沒有發現的美好事物。悲觀的人會說,那是他的命,前世所造下來的孽障,無法避免。

我自不是一個樂觀的人,亦不是一個悲觀的人。但我只能說,這世界上確實沒有公平這回事。論據在哪?沒有。也懶惰掰。反正公平這一詞,也只是人類自個兒發明出來的,上帝從來沒告訴過你,祂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公平的,也沒告訴過你祂是為了我們好,更沒告訴過你,祂要我們下凡間是要我們感受這世間的七情六欲。唉,順便告訴你們,或許上帝也是假的,亦是人類發明的一種理想的代名詞而已。

所以,請別再理所當然地埋怨,請別一臉天真地說出一些根本不存在的理論,因為你根本沒有辦法論證這一些一些的存在。

至於悲傷總會多過喜悅這一說法,亦不必然。因為悲傷可以是外界因素影響,而喜悅是要你自己給自己的。

2016年10月22日星期六

關於辯論一二事

辯論是需要持之以恆的事情。也許你們會疑惑,只是一個課外活動,只是一個比賽,或是一種拿來表演炫耀的技巧,有什麼好在乎的?看著別人一個個退出辯論坊,我也會問自己,當初進辯論的理由也只是為了找樂子罷了,那如今我還留著做什麼?倒不如一走了之。我確實可以這樣做,但這不是我一貫的作風,那不是優點,可能是缺點,因為好勝心強,所以總不會半途而廢。沒有什麼太偉大的事情值得說出口,只是辯論在我加入辯論坊以後逐漸得到升級,是肯定的,它對於我來說,是一場思辨之旅的開始,雖然現在的我還在起步中,但只要一天還沒放棄,我仍然有機會到達終點。如果說要說些義憤填膺的事情,還是有的。你很難想像今日如此嚴格不苟言笑的教練,要求你們3分鐘討論就上場的教練,對你們嚴加批判的教練,昔日也經歷了如此的考驗,在未成為教練之前。他說,對於呈現方面,只要多加訓練,是沒有問題的。我以前是口吃的。

2016年10月15日星期六

政府應該強制人民購買基本健保2


公立私立並存
提供免費健康服務
必須居安思危
醫療服務日益沉重的負擔
公立醫院擁擠
1.每日住院不過150,可支付90
%
2.強制所有勞動人口收4巴仙
低的由政府負擔,約80億左右

人民負擔、政府負擔、維持現在的醫療服務
改善公立擁擠問題
私人醫院問題也可獲得解決
有保險就不需要買基本健保


若有更好的方式解決,是否不應該實行?
要達到兩個需要性,不需要強制人民,只需要鼓勵
修改現狀是最恰當的方法
有兩大風險1.強制人民的選擇權,導致民憤
2.不能解決需要性
美國實行,40巴仙公民反對。會阻礙民主
國內債務63巴仙
如何保障不會出現資金流動的問題?


美國同樣有國債,為何他們能實行?
阻礙民主自由,為何不能強制實行?
需要性對方是完全承認的
就是因為有貧富差距的問題,所以才會實行。
國立一直輔導人民,造成國債越來越嚴重
私立保險要自己給錢,政府推出的卻有政府津貼


私人和政府保險公司合作
公開給3000以下的人買
對方完全不了解當今大馬需要
有完善制度
收費便宜 不會對人民完成負擔
還有Socso等保障
國債是否有能力償還國債?我方認為馬來西亞是沒能力還的


我方今天給人民選擇權,人民可以選擇購買其他保險,只要有買就行。重點是在強制沒有買的人買,因為我們有這個需要性。
政府只需要撥款80億就能退出,在這之前政府要支助230億
95%保險負擔,5%人民付防止醫療浪費


美國負擔很大


95%到底從哪裡出來
50千的上限到底從哪裡出來
大國誠信排行榜排在前面
試問有哪個國家能滿足100%的人民

政府應不應該強制人民購買基本健保

強制人民購買基本健保

1提升健康意識
死亡率高73八仙非傳染疾病死亡
改善人民健康
一年兩次免費檢驗

2.保障國民醫療福利
應付1000人
國立擁擠,私人倒閉

月收入越高,繳交越高
門診上限500令吉

同等醫療福利


其他的不看,只保基本疾病
2000塊以下付5塊錢 多1000塊再抽5塊錢 很奇怪 不夠負荷
嚴重的病人民才無法負擔,但基本健保不顧
買基本健保無法提升意識,反而用氾濫,藥物浪費,每年虧損兩億
馬來西亞醫療服務相對完善,只是規劃不夠
首相津貼漲了
政府規劃不夠完善的問題,不關基本健保的事
不看馬來西亞財務狀況,不需要人民去負擔
台灣執行基本健保虧本了582億


10個人能保到一個人一年撞車兩次
根據家庭收入低於1000,政府將給予援助
一個家庭一個人要收600
國立100,私立100
牙齒檢查


長期接受化療,是否不保?
長期洗腎,是否不保?
永遠只保障基本
不是免費得到,只是得到補貼,剩下病人自付?
不斷進行門診,如何提升意識?
醫院依然擁擠
死亡率往往是重大疾病,對方沒有辦法解決
保健收取低,如何解決問題?
在馬路做檢查,免費也不做,如何提高意識?
面對的問題不是基本的福利,是昂貴的手術費,但你們不保,所以你們如何解決這些需要性?
現在1塊錢可以看門診,50塊錢可以做小手術,你們提出的反而不能解決問題,而是增加。


國立醫院太過擁擠?
國立醫院數量不足
如何達到或解決這個需要性?
論證缺失
基本健保,不解決少數人的問題
提高每一個人的健康意識
我方算過了,可以負擔,10個人保一個人
不應該用錢來衡量整個人民健康水平
我們的保障是有上限的,不會導致氾濫


如果公立床位不足,是應該討論政府添加,而不是基本健保
為什麼人民需要付,而不是政府撥款?政府給太少
政府有沒有足夠能力去撥款
現在26%政府需要支付
提升健康意識可以有其他方法
政府入不敷出,無底洞無法補,執行令如何繼續下去?


你的基本保費都要人民給錢,那麼重大疾病更不用談


800萬等不及可以送去私人
對方要如何規劃財政預算?
一年兩次身體健康,預防很多疾病,就能預防財政負擔


5億多不能解決,800萬何以解決?
而是重新規劃我們的財政規劃
我們國家3000多萬人,你只能保8萬人,是杯水車薪
提升意識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他們知道自己有病,但沒有錢醫
對方承認自己的政策行不通,所以才問我方
我們可以調整財政,就可以多出幾百億來幫助人民
82%行政費用,這些可以撥出來幫助醫療費用
13億省下,都可以多過你的800萬
國家政府禮制有問題,卻要人民負擔,對人民不公平政策
幾百萬自給自足,規劃一個項目,給它自己轉罷了
保8萬人也只是門診
我知道有心髒病,我就不會死。知道不能解決死亡率。
沒有意識是教育問題嗎?為什麼是買保健呢?
每年都有很多稅,還要強加基本健保。
問題不是因為錢不夠多,而是用錯地方


對方雞蛋挑骨頭
有病就應該看醫生
8萬人也是人
對方視角錯誤,我方是針對那些不願意花錢看病
給更多人看得起醫生
癌症初期檢查,是可以根治癌症的

2016年10月5日星期三

昭和雜貨店物語

最近玩的一款遊戲,好久沒有玩遊戲的我,難得有人介紹我要我去下載這款遊戲。我本來告訴他,我不怎麼愛玩,一來是因為上了大學後沒有閒暇時間,二來是因為之前沉迷過,其實也不是很嚴重,不過就覺得有點浪費時間,覺得把這些時間做其他事情更值得。他就說這款遊戲和其他不同,大概不同在於這款遊戲在玩下去的過程中,有奶奶和孫女之間信件的來往,這讓我覺得別有一番風味。所以特意寫了個博文,其實也沒什麼,就想把這幾天玩了的成果——奶奶和孫女的信件記錄下來。接下來會有劇透,若想玩的朋友就不好再繼續讀下去哦。

2016年9月18日星期日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裡的第一句話裡 有說到“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有人解釋這句話為當你有抱負時,別人不理解你,批評你,可是你卻不生氣。如果你能做到那個階段,那你就成功了。所以論語的開篇第一句話,就是要給我們一個挑戰,告訴我們,要讀論語,要學做人的道理,這當中一定有很多人不理解你,而你要在別人的不理解中堅持你自己的抱負。你,有本事做到嗎?

開始時我以為我做到,但其實我還是會動搖,尤其是當所有人都在質疑我做的東西,我甚至會生氣。我會覺得別人不理解我,你不理解我沒關係,但為什麼要批評呢?別人倒是還好,但若是你的父母不理解你呢?讀中文系,讀出來做什麼工?這句話從我放假到現在,已經聽了超過不下十次,我的朋友、親人,就連你們也問過我。讀出來做什麼工,真的有那麼重要嗎?一個被社會捆綁的奴隸,一個只為工作而讀書的奴隸,這種生活不是我想要的。我時常拿中國是個強國為一個藉口,告訴他們讀中文的重要。藉口始終只是一個藉口,其實我從來不會因為中國是個強國而讀中文。中文系是個講究學術、思想、文化的科系,那是有些人一輩子也學不到的知識,為何我不能讀中文系?你告訴我今日英文重要,中文已經被我們大馬人民華人子弟踩在腳底。是啊,他們踩是他們家事,我喜歡是我家事。我就想成為一個特別一點點的人,一個不為工作賺錢而生活的平凡人。我只想做我自己,甚至像我們中文系的講師一樣,學福五車,就連說話也不同。我想成為那種人。沒有人理解我的時候,謂我何求的時候,我還能夠怎麼樣?我總會帶著一絲無奈,面對我的家人、朋友,身邊所有的人。

今日他們沒有辦法否定我這樣做是錯的。他們只會帶著一種質疑你的目光,以社會所定義作為一個成功人士的角度來捆綁你,告訴你這樣做不是成功的,告訴你成功是找到好工作,告訴你成功是賺大錢。可成功真的是這樣嗎?成功這個代名詞也是人類創出來的,社會所理解的不一定永遠是對的,你也是可以做回你自己,只要你敢與社會大眾對抗。

或許有很多人會認為我天真吧,認為等到我出來社會工作後想法會不一樣。我倒也希望現在的我只是一時天真。等到十年後的我回顧,如果我還能夠抱著我當初的態度,我會很欣慰。